欢迎光临广东龙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官网!
咨询热线:陈先生:133-8018-1850
防雷检测的法律法规

信息来源于:互联网 发布于:2025-03-28

一、法律依据‌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》‌
明确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全国防雷减灾工作,指导建筑物、构筑物等设施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工作,确保防护有效性‌。
规定防雷装置需定期检测,普通场所每年一次,易燃易爆场所每半年一次‌。
《防雷减灾管理办法》‌
确立防雷减灾工作原则为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,要求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检测监管‌。
明确防雷工程资质分为甲、乙、丙三级,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认定;检测机构资质同样由省级气象机构负责审批‌。
二、检测资质管理‌
资质分级与审批‌
防雷检测机构需取得省级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书,分甲、乙、丙三级,对应不同检测范围和能力要求‌。
禁止无资质或超资质范围开展检测活动,违者由气象部门依法查处‌。
检测行为规范‌
检测机构须严格遵循国家标准(如GB/T 21431),确保数据真实、准确,检测报告需上传至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平台备案‌。
检测标识需张贴于被检设施显著位置,便于监管核查‌。
三、检测周期与范围‌
强制检测场所‌
普通建筑‌:雷电防护装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‌。
易燃易爆场所‌(如油库、化工厂):每半年检测一次,需按《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》强化防护‌。

检测范围‌

涵盖接闪器、引下线、接地装置、等电位连接、浪涌保护器等关键防护设施‌。
特殊场景(如高层建筑玻璃幕墙、机房独立接地网)需针对性检测‌。
四、责任与监管‌
使用单位责任‌
建筑物或设施所有者需主动委托合法资质机构检测,对不合格装置限期整改‌。
未履行检测义务导致雷击事故的,依法承担法律责任‌。
监管措施‌
气象部门联合安委办开展专项检查,重点核查检测报告真实性和隐患整改情况‌。
对伪造数据、虚假报告的检测机构,处以罚款、撤销资质等处罚‌。
五、法律效力与更新‌
《防雷减灾管理办法》于2013年修订后施行,明确资质认定、检测流程等细则‌。
现行法规(如《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》)持续强化行业规范,确保防雷检测与公共安全需求同步‌。
通过上述法律法规体系,我国建立了覆盖资质审批、检测周期、责任追究的全流程防雷检测监管机制‌。
Copyright © 2022 广东龙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粤ICP备2022006688号后台管理】 *本站相关网页素材及相关资源部分来源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速告知,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*